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广西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发布时间:2022-05-10 10:40:01 来源:中国改革报 【打印】

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牵引,着力强基础、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加快建设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为打造面向中国—东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合作高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国际门户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广西按照“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建设要求,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港口,强化通道和物流设施建设,打造畅通高效的国际航运物流新枢纽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门户。

北部湾港现有生产性泊位274个,综合吞吐能力2.8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690万标箱。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双向10万吨级)并通航,迈入10,000标箱大船时代;建成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有效破除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问题;建成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防城港第三进港铁路专用线,实现主要港区进港铁路全覆盖;开通54条集装箱航线,其中远洋航线3条,实现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2020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505万标箱,迈进全国沿海港口前十行列,增速连续两年排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第一。

聚焦节点联通构建铁海联运机制

广西海铁联运规模大幅增长,开行量从2017年的178列增长到2020年的4607列,增长近25倍。今年以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海铁联运班列品牌效应加速显现。陆续开行“柳州—俄罗斯”“南宁—哈萨克斯坦”等中欧班列,并通过川桂海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衔接中欧班列至德国杜伊斯堡。建成运营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11个无水港场站,重庆箱管中心、自贡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网络已覆盖通道沿线主要节点,提供货运代理、仓储装卸、单证处理等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

创新采取“一企一案”物流服务,为巴西进口纸浆、卷纸等进出口企业“量身定制”物流解决方案。探索“一箱到底”出口运营模式,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由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广西北部湾银行、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合力开展的“柳州—钦州港—印尼”广西海铁联运“一单制”业务,于2020年11月30日成功首发。

聚焦融合发展共建通道产业平台

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的原则,成立由广西、重庆等6省市共同参与的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构建平台公司统筹、区域公司协同的运营模式,形成强大发展合力。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深入实施通道产业融合发展行动,培育打造通道开放发展经济带。

加快建设跨境跨省合作园区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加快推进。通道产业加快发展,北海、防城港、钦州等3个临港产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超千亿元,钦州化工新材料产业、防城港金属新材料产业等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制造、临空高新技术、临空商务等临空产业集群正在起步,西部临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临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稳步推进。

聚焦节本增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建成运营北部湾港航运服务中心,北部湾港综合收费水平与国内主要港口基本持平;全面推广使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及“两段准入”等通关改革,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5.34小时、0.48小时,整体通关时间位居全国前列。通过政策支持、铁路运价下浮、港口费用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持续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推出“一口价”菜单式产品,为企业提供优质、便利的物流服务,目前“一口价”产品已基本覆盖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站点。

“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基本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北部湾深水港,全面打通铁路、公路的瓶颈路段,大幅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目标,为加快推进形成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