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大湾区与东盟 打通桂开放发展“任督二脉”

发布时间:2022-11-21 09:52:20 来源: 【打印】

“打通广西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关键在于一‘内’一‘外’。‘内’就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强与大湾区产业精准对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外’就是深化与东盟合作,抢抓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和REC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更好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商娜红在出席庆祝《香港商报》创刊70周年暨桂港·东盟商界联谊(恳谈)活动上时做上述表示。

广西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直接受益者

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在南宁成功举办19届,“南宁渠道”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东盟信息港、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相继获批建设并发挥重要作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已成为中国连接东盟国家最快速、最便捷的物流通道、贸易通道。广西已形成与东盟国家连接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综合交通网络。开通28条东盟航线,可通达东盟10国的23个城市。湘桂铁路与越南铁路相连接,火车可直达河内市。

“广西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直接受益者。”商娜红称。数据显示,在整体外贸形势较为复杂的大环境下,2021年广西对东盟地区外贸发展仍展现出韧性,进出口总额达到2821.2亿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7.6%。

积极融入大湾区成效显著

同时,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毗邻,是大湾区的直接腹地,具有与大湾区合作的广阔空间。商娜红表示,近年来,广西积极融入大湾区,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进与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网,推进“两湾联动”,深入开展“湾企入桂”行动,加快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建设协同创新基地,加快融入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体系,积极构建“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据统计,2012年至2021年,广西吸引大湾区投资项目约1.68万个,总投资超过4.67万亿元。今年1月至8月,广西“湾企入桂”新签约项目总投资304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11亿元。

推动“与东盟共挽 与大湾区相融”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深化与东盟合作同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联动起来,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

在商娜红看来,面向未来,广西要实现“与东盟共挽 与大湾区相融”可从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持续推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走深走实。切实抓好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个事关发展全局的牵引工程,加快建成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加快东博会、峰会升级发展,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示范区。引导企业用好零关税、原产地累积等RCEP规则,不断开拓外贸市场。

其次,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通粤高速铁路、货运铁路、高速公路和西江航运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连接大湾区快速通道网络。加快“两湾”产业协同发展,深化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务实合作,吸引大湾区企业到广西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区布局产业链重要环节。深化产学研合作,健全与大湾区的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机制,完善与大湾区教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持大湾区企业在广西建设国际高端医疗机构。

最后,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承接发达省市拟转移到越南或东盟的产业,或将越南等东盟国家电子、纺织、机械等产业链中布局在中国内地的配套产业转移至广西,将广西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配套产业基地。

(责编:)